Hong Kong Forum on U.S.-China Relations 2022 Optimism Remains for a Brighter Bilateral Relationship

2022-01-21

(2022年1月21日,香港)由中美交流基金会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大型国际网络研讨会「香港中美论坛」一连三日的讨论圆满结束。来自多国的专家和政治家讨论了中美能够合作的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复苏、贸易、气候变化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尽管中美关系面临挑战,多国专家对两国在重要议题上达成共识感到乐观。

在2021年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新冠疫情冲击了全球供应链、增加通胀、并影响全球股市。尽管未来经济形势仍不明朗,中美两国最有能力推动经济复苏。包括美国众议院前议员查尔斯.布斯塔尼(Charles Boustany)和弘毅投资董事长兼总裁赵令欢在内的专家一致认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下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301条款实施的关税不仅影响中国,也损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基于各种政治原因,现时的共识是美国政府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取消301条款关税。双方合作最大的障碍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以及政客担心表现对中国软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非执行主席王冬胜指出资金会流向有机会的地方,这点在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改变。不过现时最重要的是两国如何合作往前看,而中国希望回到谈判桌上。

全球供应链的问题对世界各国都是头等大事,对中国和美国都有重大影响。美国民众对此议题的印象是货柜船滞留在港口,货物无法送到消费者手上。在中国,新冠疫情导致的工厂停工是供应链问题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荣誉教授兼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所名誉所长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内的专家认为供应链危机是一个长期问题,尤其是美国倾向增加国内的制造业以减少依赖中国和其他地区的进口货。美国的供应链变得短链化,即使货物能够再次自由流动,中美关系也不会回到疫情前的状态。

在气候变化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佛瑞.萨克斯(Jeffrey Sachs)和纽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都强调中美两国有能力在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展开合作。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在过去12个月,两国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后来又发表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两国承诺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气候行动,以使气候目标可以实现。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兼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了一些迫切需要合作的领域,包括完善国际治理、在政治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推动中美省州合作、三方合作(triangular cooperation)支持绿色发展、以及继续进行第二轨对话(track II)帮助改善双边沟通。

为期三天的论坛最后一部份讨论如何促进人文交流。 Foster LLP主席兼乔治布殊美中关系基金会副主席查尔斯.福斯特(Charles Foster)指出正面的文化交流及中美两国人民互动有助为相互理解奠定基础,促进同理心。美国前驻华大使马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同意尽管中美两国关系面临挑战,两国仍可以在多个领域继续促进此类交流,例如积极鼓励商业互动和学生交流。中国教育部原副部长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执行主席章新胜指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可通过三个要点实现,包括致力参与对话、先放下重大分歧、寻求共同利益。

中美交流基金会特约编辑周柳建成对于中美两国在未来数年转向相互理解和合作表示乐观。